Coco的小表弟上四年级,数学成绩开始下滑!
他妈妈总是不断提醒他:“你怎么又粗心了,这个计算又错了,今天加练一篇卷子啊!”虽然每天孩子都在练习口算、刷题,但数学成绩就是不升反降!
有一次去他家串门,亲眼目睹了他们母子之间的对话后,我忍不住把弟媳叫到客厅,悄悄说:“想培养学霸你可不能这样讲话!”
这会让孩子陷入“认知失调”的漩涡,根本爬不出来!
什么是认知失调?展开剩余82%简单来说,认知失调就是大脑极度厌恶自己内心的观念,这种冲突所带来的不适。
比如孩子心中明明渴望自己有能力提高成绩,却不断从父母那儿得到“你就是不行”的信号。
这种痛苦感,会驱使孩子承认"我很差",开始躲避做题、停止努力!
当孩子认定了"我不行"这个事实,他也就失去了改变现状的能力,你就会看到他拖延躺平!
听我说完,弟媳很着急,她问:“那我家大宝是已经认知失调了吗?我该怎么办呢?”“别急,”我说,“Coco之前也遇到过类似问题,我就是用认知失调魔法,撬动他的内驱力,如今他的学习基本不用我管了!”
弟媳满眼小星星地看着我:“嫂子,你快说说,你是怎么弄的?”
一、创造认知张力 不要每次都说:“怎么又粗心大意?这题怎么都能错?长脑子了吗?”我在《教育心理学》的研究数据中翻到过:当父母持续对孩子传递“低预期信号”时,孩子的成绩平均会下降3成。
所以,无论孩子表现如何,你都要坚持给他传递“高预期信号”!
就像这样:“呀,这次考试你选择题做对了8道,比上次多做对了两道!有进步啊,你很有潜力嘛!”这可不是“无脑夸”,而是在制造认知失调,让父母的评价与孩子的自我认知产生落差,这会令孩子的潜意识想要摆脱不适感!
如何摆脱呢?
孩子更倾向于相信父母的评价,所以他会修正自己的认知,觉得自己是有潜力的,现在表现不好只是暂时的,他会千方百计让自己变得:有进步、有潜力!
二、让未来变成当下 千万别说:“赶紧做卷子啦!你磨蹭什么呐?今天又要拖到11点是不是?”改成描述当下的积极表现:“哇,你在学校已经做完数学作业了?效率怎么这么高呢?吃完饭再安排一下晚上学什么,今天一定能9点上床睡觉!”
我曾在一本心理学杂志上看到过一个研究:当孩子听到"你能做到"的积极暗示时,喜悦的情绪中枢会主动配合记忆和学习。
我们平时随口的一句夸奖、赞美、感谢,都能让孩子的大脑释放多巴胺,他会感受到被支持和被信任,这会让孩子的学习动力更足。
可惜大部分家长不知道这一点,每天辅导作业,都在用语言给孩子制造恐慌和焦虑。
三、小改变撬动大自信千万别让孩子一口气做完全部作业,一口气改完一整张卷子的错题,他真的会崩溃!
因为任务太难、任务量太大,所以他不想启动!
试试这样说:“这道题前面几步都是对的,说明你公式记住了,很厉害!只是最后计算出了点小问题,你要不要试试找出BUG?”孩子听到,就是要找出这一道题的,一个计算小错误,他会觉得很容易,就会乐于去行动。
微小而容易成功的任务,会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,刺激大脑前额叶皮层,增加孩子对学习自信!
如果孩子每天都能持续获得"微小进步",他就会愿意去挑战更难的题目、更艰巨的任务!
学霸这不就妥妥培养出来了吗?
写在最后其实,每个孩子心中都住着一个英雄,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罢了。
父母只要掌握一点认知失调魔法,就能巧妙地给孩子松绑,给孩子赋能……
真正的学霸思维,就是用认知失调翻转人生剧本,让孩子相信自己的价值,唤醒内心深处的英雄。
你说对吗?
欢迎关注+点赞+分享,让更多家长看到噢!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